01059777066

诚信企业 . 追求创新

Honest enterprise . Pursue innovation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千里调水能否解首都之渴?

千里调水能否解首都之渴?

更新时间:2014-06-30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1286

——专访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

    又是梅雨时节,长江汛情如约。举世瞩目、中国大的生态调水工程—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“枕戈待旦”,汛后就将通水运行。届时,千里之外的江水将一路北上,穿越大半个中国,终抵达北京,润泽华北干渴的大地。

    江水如何顺利进入京城百姓家?远水能否解首都急迫之渴?通水后可否确保水质安全?记者专访了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。

调水实属“无奈之举”

   “北京的自然禀赋就是水资源严重短缺。”孙国升说,调水实属“无奈之举”。面对人口膨胀、资源约束趋紧、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,水荒,已成为北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。

   近10年来,北京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,维持着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,人均水资源仅100立方米左右。巨大的用水缺口迫使北京多年来严重超采地下水,保障经济社会发展,却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。缺水,已成为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首要瓶颈。

   与此同时,天津、河北等人口密集地区长期以来也饱受水危机困扰。北方的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人均的1/5。

   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状况,南水北调工程于2002年开建。中线工程南起汉江丹江口水库,经河南、河北,自流至北京,总干渠1276公里。一期工程 主要向京津冀豫供水,重点解决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问题,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。按规划,中线通水后,一期每年将10.5亿立 方米的水送至北京。

   据悉,南水北调来水将为北京20座自来水厂提供水源,供给除延庆外的15个区县,来水占城市生活、工业新水比例将达50%以上,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。届时, 北京主要水厂将实现密云水库与南水北调来水的“双水源”供水。“我们将关闭大部分自备井,遏制地下水下降趋势。这是南水北调很重要的一个生态效益。”孙国 升说。

小流淌着“大不易”

   经过南水北调总干渠1000多公里的跋涉,奔腾的江水怎样进入京城百姓家?如何能确保这一汪生命之水“调得进、用得上”?

   据孙国升介绍,北京是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建成早、发挥效益早的城市。早在2008年9月,已建成的中线干线京石段应急工程就开始从河北调水。截至目前,已连续调水四次,北京累计受水16亿立方米。

   除这段已发挥效用的国家干线工程外,北京还需建设数百公里的配套工程,包括约200公里的输水管线工程;总调蓄库容约4000万立方米的调蓄工程;日供水总规模约400万立方米的新建、扩建和改造水厂工程等。

   据了解,北京段干线全长80公里,设计流量50立方米/秒。除末端800米团城湖明渠外,全部为地下管涵。江水进京后,将经过房山北拒马河,之后跨房山区,穿永定河,过丰台区,再沿西四环路北上,终抵达颐和园团城湖。

   团城湖调节池连接着密云水库和南水北调两大水源,具备调蓄、分水等重要功能。江水从这里通过供水环路系统,配送至各水厂,经过严格净化后,送入首都千家万户的水。同时,团城湖水通过九级泵站加压后继续北上,反补本地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。

  “目前配套工程的各项目都进展顺利,预计通水前后均能具备接水条件。”孙国升说。据悉,到2020年底,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全部建成后,北京将具备接纳年调水14亿立方米至17亿立方米的能力。

如何扼守“水安全”?

   千里调水,老百姓担心的就是水质安全。今年以来,频频发生的水污染事件,导致城市供水紧张。一旦上游出现突发性水污染,北京该如何应对?

   孙国升说,为确保水质,国家除在调水源头保水外,南水北调总干渠交叉的河道、公路、铁路和管线均采用全封闭全立交方式,确保污染物不进渠道。同时,沿线都建 立了水质监测网和预警机制。一旦发现水污染,每段都有退水设施,实行上游减水、下游停水和中间污染段放水的应急措施。

   北京更是把“水安全”作为重中之重,设立“三道防线”,拒绝“问题水”入京、入城、入厂。据介绍,首道防线是当上游来水水质出现污染时,关闭总干渠北拒马河暗渠进口节制闸,开启退水闸,将来水排入拒马河内,避免有污染水进京。

   第二道防线是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污染时,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,将来水排入滞洪水库或永定河,避免污染水进城;第三道防线是当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无法消除超标污染物质时,停止取水,避免污染水进厂。

   孙国升表示:“我们将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,北京水务、环保、卫生、自来水等部门一起,建成全面覆盖、快速反应的联合水质监测预警体系,对可能发生的水污染事件做到早发现、早处理,保障首都居民用水安全。”